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将是培育新动能关键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7-12-30 08:24:35迅猛成长的新动能已经给经济结构、增长动力和质量效益带来了积极变化,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持续发力,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高位增长等。
新动能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怎样的效用,下一步将如何重点培育新动能,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哪些政策支持?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高翔,详解如何培育新动能。
新动能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
NBD: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大力培育新动能的意义何在?
王高翔: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但是,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内生增长动力不足,而在传统经济收缩、经济增长效率下降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发展新经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NBD:实际上,新动能已经在发挥作用,一些专家预测,新动能对我国经济的支撑力已达30%,您觉得新动能的支撑作用是否已明显显现?
王高翔:是的,近年来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向消费和制造领域扩散,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品。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生活和消费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网络约车、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现代服务业广泛兴起,推动形成了新的消费理念、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NBD: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显然在培育新动能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您认为培育新动能有哪些方向呢?
王高翔:我认为,培养新动能有几个方向:一是鼓励创新创业。科技创新浪潮下,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明显加强,面对全民创业热情逐渐被点燃,创新创造已然成为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依托创新创意培育新动能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径之一。
另外,围绕技术创新和发展也是未来新动能激活培育的重要方向。我国经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经形成;信息技术、制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交叉融合,各行各业加速“触网”,并直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多维度、系统性变革。
大力培养新动能
NBD:在产业升级的关口期,一些制度改革和配套政策都在有序推进,您觉得在培育新动能方面,哪些改革或政策需要发力,如何进行有效协调呢?
王高翔:面对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党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的目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何通过更好地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将是未来培育新动能的关键。
NBD:在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浪潮之下,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抓紧布局,抢占发展先机,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在竞争中领跑,让中国引领新科技革命的风潮?
王高翔:新科技革命目前还在孕育阶段,中国要想引领新科技革命风潮,我们认为需要从几个方面同时发力:一是要加大对基础性科学的投入力度,包括在学科建设、高级别实验室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资源、资金投入,最大限度营造世界领先的科研环境;二是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加大政策扶持,建立一批具有较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成果转化中心,加快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推进的速度;三是积极发展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包括金融、科技服务等一系列支撑科技成果研发、生产、转化和利用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保障支撑科技成果最大限度、最快速度释放生产力和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