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列表

邱勇谈教育热点问题:机器无法取代老师的身教功能

看中华 最新资讯 2017-03-26 03:01:29

一身深色西服,儒雅平和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刚独自一人进入博鳌亚洲论坛会场,就被记者一眼认出来了。“教育是有温度的,机器可能部分取代老师的言传功能,但身教功能是取代不了的。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特派博鳌记者万军伟段伟朵文图

一身深色西服,儒雅平和的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邱勇,刚独自一人进入博鳌亚洲论坛会场,就被记者一眼认出来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邱勇说。这次,他参加的分论坛是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首席主播吴小莉主持的“未来的教育”。和他一道碰撞的,是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校长是永骏,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校长李剑阁,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刘良等亚洲学界大佬。

昨日,面对记者采访及在论坛现场,邱勇回应了诸多教育方面的焦点话题。

谈教改

知识和能力不能放在第一位教育最重要的是“价值塑造”

教育改革是当前社会关注且争论颇多的焦点话题。两年前,邱勇接任清华大学校长一职后,就被外界视为“坚定的改革派”。昨日,邱勇对教育改革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大陆现在所有的大学校长都很忙,忙什么?改革。我们不但是改革还加一个综合,就是改革内容很多,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科研体制改革,行政机构改革等。但我认为大学改革最重要、影响最深远还应是教育教学改革。”邱勇说。

在邱勇看来,教育教学改革中,有两件事情是最重要的。第一是教育过程中的改革,要真正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余地。第二,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才?知识和能力不能放在第一位,清华大学提出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三位一体”模式,有知识,有能力,但是放在第一位是价值塑造,这最为根本。

谈创业

清华每年仅1%左右应届毕业生创业高校应坚守基础科学研究

当前的创业背景下,社会公众不乏这样的困惑:高校是应鼓励学生下海创业,并在教育阶段就进行适当偏重,还是应鼓励学生们从事基础研究?

邱勇的选择是后者。“清华大学在2015年倡议成立了全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我本人还是理事长,我们高度重视教师成果应用和学生的创业。”邱勇说,“但是我还要告诉你一个数据,清华大学现在每年仅有1%左右的毕业学生去自主创业。准确来讲,2016年是1.1%,2015年是0.9%,2014年是0.8%,真正毕业就创业的一定是少数。”

邱勇呼吁,创新创业最主要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大学还是应侧重人才长远培养,基础研究、科学研究是教育最根本要坚守的方向。

谈授课

机器可能会取代老师言传功能但身教功能是代替不了的

两年前,清华大学发布了全球首个中文版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学堂在线”。如今,清华大学的慕课教育依托于斯坦福大学、MIT、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用户数量已经进入世界前三。最近,清华大学还与百度、北航等单位联合成立“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当初“中国大脑”概念的最终落地,也被认为是中国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标志。

对此,邱勇给出了这样的观点:新技术对教育一定会带来冲击,但是它冲击的影响程度会不一样。对边远地区、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新的科技手段带来的变革是革命性,甚至会成为主流教育性手段。但是对很多好的大学只能是一种补充。原因在哪里?人和机器不一样,和动物也不一样,人重要的特质是想象力、情感和价值取向,这是科学技术包括机器人很难替代的。

“教育是有温度的,机器可能部分取代老师的言传功能,但身教功能是取代不了的。”邱勇说。他还认为,体育精神对人的成长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看中华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看中华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